智能建造技术(三年制)202402
日期:2024-02-17 20:59:51  发布人: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010462  浏览量:177

、专业简介

智能建造技术专业代表了数字技术与工程建造系统的完美融合,开创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新篇章。该专业涵盖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以及智能运维与服务等关键领域。通过采用BIM技术、物联网技术、混凝土3D打印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前沿技术,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智能建造技术框架。专业教学紧跟建筑业的数字化趋势,不仅强化课程体系的设置,而且将工程现场的智能建造实际案例融入课程实训和岗位实习中,致力于培养学生在智能施工技术和智能建造项目管理等领域的专业技能。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志向远大,崇尚绿色发展理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装配化施工、智能化应用、信息化管理等知识和技能,面向房屋建筑业的建筑工程技术人员职业,能够从事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与施工活动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核心技能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能:能够运用BIM软件进行建筑设计、分析、施工模拟和项目管理。

工程数据分析: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工程项目数据进行分析,以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

智能施工技术:熟悉并能够应用智能设备和施工机器人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混凝土3D打印技术:掌握混凝土3D打印和其它建筑领域的增材制造技术。

智能检测技术:使用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测系统,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进行精确评估。

人工智能(AI)与机器学习:理解AI在设计辅助、施工管理和项目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数字施工管理:使用数字工具进行施工规划、进度控制、成本预算和质量管理。

培养特色

1. 课程体系的创新与整合:本专业注重对传统建筑教育内容的创新升级。通过对土木工程的传统课程如制图、测量、施工等进行深化和扩展,不仅涵盖了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运维,还融入了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新要素。这种“课程+”的模式,结合了土木工程与信息技术、机械工程等交叉学科的知识,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 多元协同的教育平台建设:智能建造技术专业采用了一个多要素联动和多主体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不仅包括课程内容的丰富和教学平台的建设,还涉及到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学校、学院、建筑企业、科研院所和信息技术开发企业等多方合作,建成省级装配式建筑技术产教融合集成平台、省级智能建造专业集群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省级智能建造部品实践中心等。与企业合作建立智能建造产业学院建研产业学院智能建造3D打印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为学生提供了实际操作和实践的机会。

3. 以竞赛促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智能建造技术专业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学科竞赛,如“挑战杯”、“互联网+”、“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技能大赛“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和“结构设计技术大赛”等。这些竞赛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促进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基于实际工程场景的综合教学和服务于产业企业的科研项目,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平台。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在建筑相关企业可担任智能施工技术管理员、智能建造系统管理与维护员、智慧工地系统操作与维护员、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员、建筑信息化(BIM)建模员、预制构件智能生产质检员、施工机器人操作员、智能测绘员等工作。经过3年左右的职业发展,可以发展为主管工程师、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深化设计师、车间主管等中高级管理岗位。

校企合作

学院积极与建筑行业相关企业展开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确保他们能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磨炼技能。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南通装配式建筑与智能结构研究院、杭州冠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武进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常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三十多家中大型企业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企业的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还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升本途径

1、专转本:参加江苏省专转本统一考试升本,录取学校就读2年,获得第一学历本科。转本学校:徐州工程学院、三江学院、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等,对应转本专业:工程管理。

2、出国留学:英国国立南安普顿索伦特大学就读本科,一年,获得第一学历本科,需达到英国留学要求语言等级。

3、专接本:第二学历本科,具体政策见继续教育学院每年规章制度。升本学校:南京工业大学,对应升本专业:工程管理。

育人成果

专业技能提升:学生掌握了BIM技术、混凝土3D打印、智能化施工、物联网应用等前沿技术,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技术进行建筑施工和管理。

实践能力强化:与行业企业合作的产业学院和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操经验,增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跨学科知识融合:学生在交叉学科课程的学习中,实现了土木工程与信息技术、机械工程等领域的知识融合,具备跨学科工作的能力。

职业素养提升:学生在多主体协同育人模式下,不仅学习了专业知识,还培养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社会影响力增强: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的社会服务和企业合作项目,提升了学校和专业的社会影响力,也为行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核发: 点击数:177 收藏本页